设计与艺术的实质结合 首页>设计与艺术的实质结合

设计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作为一门科学,作为一个大学普遍设立的学科,他的本质问题不是欲望问题,而是在把握历史成果的前提下,用来平息人们的意念。神庙的建成可以平息意念,平衡人的内心和外部世界。设计无疑关联着艺术与科学,同时设计亦关联着历史与现实。在学科日益分化得越来越精细的背景下,设计关联着众多的学科领域。这使得设计理论的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与哲学层面相融合。蔡元培在他的时代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教育理念口号。中国的美术教育以及大学教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后,美术不但没有代替宗教发挥她的精神作用,反倒更多地转移到了商品设计中了。

我们面对着今天许多的设计现象与产品,都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一种商业或其他目的。比如见得最多的恐怕是为了商业利润最大化的设计产品的开发。在今天的商业美学时代,很多时候,商业利润的最大化自然可以和以人为本联系起来。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每个个体的欲望是不同的,其间的大相径庭和千差万别的心理状况不言而喻。美育代替宗教的实质其实并没有变。意念不同于欲望,同时也不同于意志。意念更深刻地反映了各种欲望集合的本质冲动,但是并没有达到意志的理性层面。意念比起欲望来更加深刻,更加原始,意念好比树根,欲望好比树枝,欲望的投射好比树叶;意念与意志比起来更加鲜活,更加具有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更加模糊。设计与欲望的关联是容易感受到的,设计与意志的关联自然首先可以让人想到李格尔的艺术意志的理论体系。然而设计与意念的关系却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设计的实质问题。

现代文明的实质不是每个人最大化地满足欲望,这当然是实现不了的,只有多数人牺牲,少数人才可获得短暂的欲望满足。平息整个社会的意念,才是现代设计的目的。其实人生的目的就是平息意念,而非一味地追逐满足欲望。古人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其实是指平息意念:灭的是个人违背自然天理的膨胀欲望,存的是随应自然天理的永恒。个人膨胀的欲望如果与集权和财富结合,往往做出天理不容的事来。

设计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使意念得以平息,而非仅仅是满足欲望。设计作为人类艺术活动的整体行为,其目的就是合理秩序的获得。宗教的文化层面是哲学,艺术的创造与应用层面是设计。哲学是智慧和理性与欲望现实的对应。设计是哲学和艺术与意念的斗争的结合。艺术在大学教育中实质就是培养可从容驾御欲望洪流的新人类。

现代建筑形式的产生是为了平息意念,用普遍和廉价的材料发挥出简洁美的形式,让所有的人受益。这就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它比起历史上的设计活动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社会的整体平息了意念。而非满足了少数人的欲望,却把多数人投进了牢狱。卢斯提出的“装饰就是罪恶”的论断,表面看起来极端,实际是为了平息整体的意念,而对个别的欲望的批判。可是,意念是可以平息的。原始人类设计的碗,可以用来进食。它的基本框架却是恒定的,直到现在还广泛的使用。支撑和覆盖的基本结构是恒定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人的生活建立空间。


    

©Copyright2013. cyx.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8058306号-2

产品展区:南京建邺区江东中路313号中泰国际广场02栋2单元22楼 公司电话:025-85367442 Q Q:1341262907 E-mail:1341262907@qq.com